新疆鞏留縣:“專遞課堂”為鄉村孩子“速遞”優質教育
近日,在阿克圖別克鎮中心小學三年級課堂上發生了一件“新鮮事”,講臺上沒有老師,教室里30名學生用充滿求知的眼神緊緊盯著墻上的兩塊大屏幕,右邊的屏幕里,一位老師正在講授面積和面積單位的知識,畫面上還顯示著3個班級的教室實景,左邊的屏幕里則播放著課件。
屏幕那端正在給學生上課的是鞏留縣第一小學的數學老師王曉玲。在第一小學的主教室里,她同時給東買里鎮中心小學、阿克圖別克鎮中心小學2所農村學校的60余名孩子實時遠程授課,來自不同區域三所學校的110余名城鄉孩子“同上一堂課”,共同享受著優質資源帶給他們的“紅利”。
這是鞏留縣2021年“相約云端 同步教研”專遞課堂教學研討活動的一個場景。一根網線,連接著縣城學校主講教室和2個鄉村學校聽講教室;一方屏幕,為身處農村的孩子們“速遞”著優質資源,使城鄉教師實現“零距離”同步教研。
近年來,鞏留縣持續加大教育投入,深化教育教學改革,雖然實現了區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,但在優質教育發展方面依然存在城鄉差距、校際差距。為破解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瓶頸,鞏留縣教育局結合實際,以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融合應用為突破口,把“專遞課堂”作為推動教育公平優質發展的重要推手,不斷探索信息化背景下育人和教研模式,積極借力“互聯網+”,推動“專遞課堂”建設,力求優質教育均衡化。
目前,初步建成鞏留縣第一小學帶動買里鎮中心小學、阿克吐別克鎮中心小學;計劃建成鞏留縣第二小學帶吉爾格郞鄉中心小學、阿尕爾森鎮中心小學;鞏留張家港實驗學校帶庫爾德寧鎮中心小學、塔斯托別鎮中心小學;鞏留縣城南中學帶提克阿熱克鎮中心小學、第三小學等4個“專遞課堂”。以4所優質學校帶8所薄弱學校先行先試,依托信息技術打破校際孤島,探索校校合作、師師交互、師生交互、生生交互新途徑,以“優質學校帶薄弱學校、優秀教師帶普通教師”,推動縣優質教育資源在更大范圍內、更高層面上共享共用共建,從而促進教育公平發展。
單絲難成線,獨木不成林。在鞏留縣教育局黨委的帶領下,鞏留教育人愿做教育改革的先行者,乘著黨史學習教育的東風,攜手搭上教育信息化的快車,依托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.0計劃,借助互聯網突破時空界限,讓每一個孩子在“家門口”就能享有公平而最優質的教育,不斷推動鞏留教育教學高質量發展。
作者:馬曉俠
信息來源: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鞏留縣教育局